中央政府网站 | 贵州省政府网站| 无障碍|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动态
黔东南州多维发力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黔东南州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通过“平台搭建、项目驱动、人才引育、开放合作”四维联动,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聚焦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系统布局创新平台。在酸汤产业领域,挂牌成立黔东南州酸系食品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技术创新中心持续研发和成熟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将突破酸汤发展技术难题,提升酸汤产业发展硬实力。在现代农业领域,搭建果蔬加工与营养健康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锡利贡米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同时,推动从江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落地,为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二、实施科技项目攻坚,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

围绕“富矿精开”“桥头堡”建设等战略任务,实施精准项目布局。在再生资源循环材料领域,通过实施“储能备用一体化高性能铅炭电池的开发及产业化”“再生铅废酸液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废水处理工程示范”等项目,推动铅蓄电池产品换代升级,促进废旧铅蓄电池一体化回收利用。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领域,通过实施“赤泥及其产生过程镓、锂提取及产业化”等项目,着力突破综合利用技术。在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领域,实施“细木工板基材表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环保型杉木板材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进一步推动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民族特色食品领域,通过实施“贵州苗家复合酸汤预制菜提质/保真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不断推动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民族医药领域,实施“黔东南苗侗瑶特色中草药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有效推动黔东南民族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人才引育,打造智力集聚“强磁场”
    实施“双轮驱动”人才战略,一方面通过项目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依托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首次柔性引进国家领军人才2名;聚焦重点产业需要,柔性引进湖南大学专家团队到岑巩县组建黔东南州碳基材料研究院;柔性引进佛山大学专家团队到从江县组建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柔性引进佛山大学专家团队到黎平县组建黔东南州油茶产业研究院。另一方面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全州现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64人。
    四、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大格局”

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促成贵州云睿电子科技公司引进广东省科学院超高性能铝电解电容器关键技术到镇远转化,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瓶颈难题,形成新质生产力。促成贵州省千鲟生物科技公司引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鲟鱼精深加工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到台江转化落地,充分发挥已有的产学研优势,将成熟的科技配套服务助力公司更好发展。促成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公司引进中山大学高倍率宽温区电解液制备关键技术到凯里转移转化,着力开发出新一代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高倍率宽温区电解液,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使技术继续领先全国。
    下步,黔东南州将持续深化“科技+产业+人才+开放”协同创新,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