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国家、省有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黔东南依托特色优势资源进一步筑强科技支撑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是以科技项目为支撑,加大对生态物质类产品产业化相关技术研发支持。围绕特色农产品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应用等方面,组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力度。2020年以来《高品质食用茶油“黔金果”加工工艺的推广及应用》《雷山银球茶 “球形与银色”独特品质创新工艺研究》《白酸汤发酵工艺优化及新型酸汤饮料开发》等19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立项支持,立项资金830万元。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促进生态物质类产品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近两年,陆续获批建设“三穗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特色药用植物种苗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研发创新;此外,各县市围绕重点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贵州榕江小香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贵州锦屏山核桃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5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批建设。“雷山电商众创空间”“贵州镇远小许农家星创天地”等一批平台建设,极大促进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态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应用。
三是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促进生态物质类产品产业化相关技术交易。建成1个州级技术合同登记站和16县市登记分站,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券等创新政策,积极指导各县市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2020年1-7月技术合同登记207项,登记技术合同实现技术交易额6.24亿元,8家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券立项8项,立项资金15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