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州科技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结合科技实际,专心致志学党史、全心为民解难题、暖心服务办实事,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确保为群众办实事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专心致志学党史
一是抓好专题学习,提升学习的实效性。深入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专题学习会议,精心选取重点学习篇目,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深刻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带头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立足工作实际,狠抓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践于爱党爱国的赤诚之心。二是强化集中学习,提升学习的成效性。为解决好学工矛盾,明确每周三晚上为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必读书籍,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通过以学习促工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深入实地学习,提升学习的鲜活性。用好黎平会议会址、金泉湖烈士陵园、凯里党史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等,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励全局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立足岗位奋发有力,努力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100周年。四是强化个人自学,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鼓励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合理安排时间,认真自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篇目文章,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丰富拓展知识储备,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深入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全心为民解难题
一是深入科研企业。针对企业反映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用工难等问题,该局积极深入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亚博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人才需求工作调研,推动全州科技人才“蓄水库”改革,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切实解决企业引进来的人才给予差额补助等问题,助推企业加大科研活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针对企业反映生产用房紧张等问题,积极深入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中昊电子有限公司协调解决,督促黔东南高新区帮助落实,切实解决企业难题。二是走进科研院校。针对人才政策、人才环境吸引力不够和人才政策待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该局先后走进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州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实地调研,讨论科技体制改革事宜,破除阻碍科技人才发展的障碍,探索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收益分配激励措施。三是下沉田间地头。针对农村后续产业发展乏力等问题,该局下沉到从江县宰便镇友娘村、剑河县岑松镇报谷村、塘脚村等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谋划乡村振兴;邀请科技人才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解决技术困难,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暖心服务办实事
一是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新选派304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全州开展科技服务,拨付“三区”人才计划专项资金592万元,实现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16个县市1853个脱贫村全覆盖,将科技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零距离为民办实事,确保畅通“神经末梢”服务群众。同时,统筹协调组织专家深入坝区、园区等,面向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开展科技服务,力争做到200亩以上坝区、重点产业“技术服务全覆盖”。1-4月,省州科技特派员累计深入现场服务6881天,开展技术咨询4009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4329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2795个,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77个,固定帮扶企业、合作社或农户1622个(户),领办创办协办企业、合作社165个。二是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谋划乡村振兴产业,该局先后深入到企业、园区、基地、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现场服务,广泛征集农业领域科技需求,收集整理技术需求85条,并积极争取纳入省科技厅2022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方向,认真编制州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需求拟组织实施一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深入从江县、榕江县指导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定向项目“从江柑橘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榕江百香果优质种苗繁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年初以来共获得省级涉农科技计划项目14项,立项资金663万元;三是积极开展项目实施情况跟踪指导,赴从江县开展14+2深度贫困县涉农科技项目调研服务,深入从江真尊公司、聚龙潭公司了解项目实施情况,现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