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度“大美科技特派员”微视频征集活动结果已揭晓。经过黔东南科技局、贵州省科技厅推荐,黎平县杨正熙制作的《他把种子当儿子》、陆永江制作的《潜心研传侗族刺绣的科技特派员》微视频分别荣获二等奖、优胜奖作品,成为贵州省唯一获奖作品。
2021年度“大美科技特派员”微视频征集活动,是科技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而举办。活动共征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和社会机构、个人自荐的400余部作品,经过形式审查、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胜奖30名、组委会特别奖1名、优秀组织奖10名。
2021年,黔东南州科技局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大力探索“创新选派方式、创新保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示范样板、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全州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精准选派304名省级科技技特派员,获得专项补助资金592万元,实现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州1853个脱贫村全覆盖,同时,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员专家组10个、县级技术服务团队16个,70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坝区、园区等,面向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户开展科技服务,做到200亩以上坝区、重点产业“技术服务全覆盖”。 通过各级科技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一批企业、合作社,广泛聚集科技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创新创业服务,推动创新动能在田间地头扩散、开花结果,也涌现出杨正熙等一批先进典型科技特派员代表。如:杨正熙自2012年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一直致力于找寻濒临消失的传统农作物种子,带领群众传承千年农耕文明,打造生态有机品牌实现小康生活。先后创办地方物种保育场、种子博物馆、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牛棚客栈”、有牛哥“耕读夜校”。8年多的时间里,他走遍黎平400多个村寨,采集到老品种作物种子500多份90个品种。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洋洞村1397户农民加入“有牛农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全村6000多亩耕地,远离化肥、农药,恢复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为物种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陆永江为2020、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从小跟随是侗族刺绣师母亲学习刺绣,她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刺绣技艺,自己设计图案,自行创作手工刺绣精品,以针作画、以线寄情,传统技艺在她手里成了生财宝。为了发展壮大,她在县城创办手工刺绣坊,在黎平岩洞、铜关、肇兴、高屯、蒲洞、地西、双江等7个地方建立侗绣基地,积极将传统手工技艺传授给农村妇女,带动3000多名农村妇女和80多名残疾人参与到刺绣中来,并借助电商平台销售侗族特色刺绣品,带领绣娘一起致富,增强了老百姓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