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篷村为核心的大风洞镇都力、都篷、都辉等村是凯里市优质米主要生产基地。2018年2月12日 “凯里平良贡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从而打造了凯里市优质米品牌。经专家认定,“凯里平良贡米”含硒量高,更为符合和满足人体对农产品硒含量的需求范围。但长期以来,优质米生产基地种植品种一直延用大众品种,亩产效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由各地种植水稻品种不统一,凯里市地标产品平良贡米缺少核心品种,限制了平良贡米发展。
向村民免费发放稻种
建的实验基地
市科技服务中心主动作为,认真收集辖区产业发展技术需要,建立需求台账,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邀请相关需求的专家申报凯里市科技特派员。鉴于当地技术需求,市科技服务中心邀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浦选昌作为2020-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于凯里市大风洞镇都篷、都辉等村。积极协助当地解决平良贡米发展中技术难题。
指导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2020年,科技特派员浦选昌在都篷村和都辉村建立“优质稻+鱼”绿色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示范规模308亩,引进优质稻品种11个,免费发放优质稻种300斤、优质鲤鱼苗250斤,涉及农户80户(贫困户21户),在受援地建立稻鱼绿色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在整个生育期内实行绿色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物理、生物综合防控。经州、市相关农业专家测产,稻谷亩增产107.3公斤、亩增收429.2元(按订单回收价4元/公斤计算),田鱼亩增产10公斤、亩增收500元(按市场价50元/公斤计算),提质增效显著(每亩总增收929.2元),提高种植户积极性。
组织田间测产
2021年,科技特派员浦选昌在都蓬村建立优质水稻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1个,规模165亩,其中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5亩,稻鱼放养数量综合种养模式研究10亩,稻鱼绿色综合种养示范50亩,带动推广100亩。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稻品种1-2个,找出稻+鱼模式中鱼苗最佳投放数量,总结出绿色综合种养技术1套,助力凯里市平良贡米发展。目前,已完成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选址、秧田耙田等工作。
下一步,市科技服务中心将继续积极协调沟通,形成水稻新品种实验示范建设合力,确保实验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实验各项指标,力争解决技术瓶颈,推动平良贡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