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省级科技特派员杨春元到麻江县坝芒乡瓮址村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村合作社解决甜玉米播种后出苗率低的问题。
在麻江县坝芒乡瓮址村猫山组大冲“桂甜一号”甜玉米托盘育苗现场,通过观察发现,播种后十余天的托盘育苗盘面上甜玉米出苗整齐度较差,有的整厢盘面出现无苗现象,杨春元与村主任戴祖彬及村干陈寿山等分析原因可能是山上泥土基质播种后未及时覆盖,遇到暴雨冲击后造成托盘孔穴淋雨沉降,土壤板结导致含水量不适宜玉米种子萌动进而影响出苗率的问题。即如果土壤的墒情差,含水量低,种子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来发芽,出苗率自然也会降低;而如果土壤的湿度过大,含水量太高,会使土壤的透气性能变差,种子呼吸困难,萌发受限,同时也容易因吸水过多使种子发生膨胀,造成种皮破裂受损,受到病虫危害而难以发芽,进而无法达到齐苗、全苗。针对此问题,杨春元提出解决措施:一是在播种前应查看土壤墒情,对墒情不足的要等雨或浇水造墒;对墒情过高的要晒墒,做到适墒播种,土壤含水量在70%-75%为宜,也就是用手抓紧土壤能成团,松手后即散开的状态。二是播种至种苗出土前应及时覆盖防止暴雨冲击造成土壤板结。三是对不出或出苗太少的托盘,建议将原来的泥土基质更换成商品基质,重新装盘播种后可达到提高出苗率和苗齐苗壮的效果。
据悉,麻江县坝芒乡瓮址村合作社种植“桂甜一号”甜玉米20亩,产品主要销往麻江、都匀、福泉、贵定等附近市场及广州一带。甜玉米种植既可以解决山区农民流转土地和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又可以为村集体发展壮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科技服务,进一步加大了省级科技特派员与服务村零距离接触的力度,增强了瓮址村农民群众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的信心,为麻江县坝芒乡瓮址村调整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得到了坝芒乡政府、瓮址村两委及村民群众的认可。